女性绝经后,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“周身骨痛”,可能是关节、肌肉劳损所致,也可能是骨质疏松的症状。在临床上,80%的骨质疏松症患者会有疼痛的表现,是骨量减少过程中骨膜下的炎症反应使然,也可以是日渐加重的骨量丢失导致骨折、骨关节变形、身高变矮使然。医学专家提醒,绝经后女性骨量快速下降,应及早诊治,因为一旦发生骨折,致残率高,严重影响生活质量。而且,骨质疏松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服药后3~6个月起效,疗程持续3~5年甚至更长,治疗过程中依然有骨折的风险。
全身骨痛小心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的治疗法
表现:骨质疏松疼痛常不典型
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病,可以从绝经早期持续到老年期的全过程,骨量下降的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日渐加重。骨质疏松的患者80%是女性,多数在绝经初期骨量快速下降,这是雌激素急剧下降的结果。近年来,女性骨质疏松还有年轻化的趋势,有的女性在40多岁骨量就已经明显低下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门诊骨质疏松诊疗基地负责人、副主任医师蔡冬梅称,这与现代生活方式有关,例如人们工作繁忙应酬多,出门就坐车,户外活动少,体力锻炼不足;饮食方面减肥或者纯素食,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。
骨质疏松造成的疼痛不典型,经常与其他疾病混淆。蔡冬梅称,关节损伤、肌肉劳损、脊柱曲线不正常,甚至走路、站立久了,也会产生类似的疼痛。如果是单纯的骨质疏松疼痛,治疗3个月后症状明显减轻,但其他原因的疼痛却不会因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而缓解。另一方面,有些骨质疏松患者不一定会感到疼痛,他们可能没有什么症状,在体检或X光检查时发现有骨质疏松,意味着骨量已经丢失了30%以上。